历阳。
听到刘备率领三万兵马南下攻打舒城,孙策想要立刻领兵去援救,被周瑜劝住。
“将军勿急,将军身在历阳,按理说刘备应该来攻历阳才对,为何他要舍弃历阳而攻舒城呢”周瑜问道。
“我有三万兵马在此,或许他是知道难以胜我,才转攻舒城。”
孙策虽然吃过周平的亏,损失了凌操,但他自认为武力很强,所统兵士勇猛善战,如果与刘备大战,未必会败。
“刘备固然难胜将军,但他曾大败曹操,斩杀曹操大将,兵马又多,当不会惧怕我们而不敢攻。他舍弃历阳转攻舒城,或许是怕我们据城而守,故意引我们离开历阳,与他一战。”
“纵然与之一战,我又何惧于他”孙策昂然道。
周瑜继续劝道:“将军,周平善设伏兵,我们若是领兵往援舒城,其必设下伏兵以待,而且合肥之兵若再尾随而来,我们前后受敌,只怕不易取胜。”
孙策微微颔首,但又有所担心:“公瑾之意,我们要坐看舒城败破”
这时候孙策还不知道孙静要弃城退守居巢之事。
周瑜答道:“将军难道忘了吴舅与伯阳之事了吗无论如何,刘备举大军而攻,舒城已不可守。当前之急,我们应立刻派人去舒城,让孙幼台领兵退守居巢,将舒城让与刘备。”
“将舒城让给刘备”孙策惊问。
“不错,若是刘备兵马再进,还可以将居巢让出,聚守皖城。若战,袁将军必不可胜刘备,若据城而守,皖城兵多,粮草又丰足,必可久守。刘备即使占了舒城与居巢,但皖城不可破,他兵马便会难动。”
周瑜继续说道:“刘备向来以仁义自居,抢收百姓稻麦只收其半,征百姓粮食也不会尽收,我们再遣出一队骑兵,扰其粮道,使其合肥粮草难运,而舒城居巢粮草不多,其久必缺粮,到时自会退兵。”
“即使他攻破皖城,袁将军若灭,对于将军来说,亦是有利”
周瑜的意思,袁术现在对孙策有所制约,擅自任命袁胤为丹阳太守,夺孙策之权。如果袁术死了,孙策便会无人可制。
虽然袁术死了对孙策会有影响,但影响不大,毕竟袁术现在对于孙策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只会掣肘。
孙策细细思量,良久才道:“你是说,咱们按兵不动,如此刘备合肥之兵亦不敢动,而刘备南下之兵只有三万,若张勋将军与幼台退回皖城同守,皖城之中便会有三万多兵马,守城足足有余。刘备虽可得两城,却难再进,久守必会缺粮,缺粮则会退兵。”
“正是如此,还有兖州的曹孟德,正时刻盯着徐州,即使是大将军袁本初,也有可能会出兵夺取徐州,刘备必不能在庐江久留。待他退兵之时,说不定咱们还可以追袭其后,正如其追袭曹操,哈哈哈”
周瑜想起刘备大败曹操之事,想到以后刘备可能会和曹操一样大败,不由大笑。
孙策越想越觉得周瑜所言有理,当即同声大笑:“哈哈哈若真如此,刘备必灭”
他写信派人去告知孙静,让他弃守舒城,退回居巢,如果刘备再次进兵,张勋又无死守之意,还可弃守居巢,退回皖城与袁术同守。
只要守住皖城,刘备便如曹操攻陶谦一样无功而返,而且,刘备还有可能如曹操兖州被袭一样,徐州再次为曹操所袭。
不过,孙策派人去舒城第二日,即收到孙静来信。
从历阳到舒城有两百多里,自己派出去的人即使跑得再快,现在恐怕也是刚到舒城,绝不可能已经有了回信。
所以,舒城派来的人,可能是孙静派来求援的。
然而看了信件,孙策才知道,原来孙静所想竟然与周瑜一样,也是要弃守舒城,退回居巢,甚至还可以弃守居巢,退守皖城。
二人想法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周瑜没有料到,孙静还将城中粮食全部运走,还带走许多百姓,烧毁部分民房,留给刘备一座废城。
“公瑾,没想到幼台叔竟与你想法一致,如此说来,你的提议是对的,我们不能出兵援救舒城啊”孙策大喜道。
周瑜同样大喜:“现在舒城无粮,若是居巢同样将粮食全部运回皖城,刘备更加无可奈何了将军,须尽快组建一支骑兵队,袭扰合肥往舒城所运粮草,使刘备无粮可食。其粮一缺,军心必乱,退走时咱们追袭更加容易得胜了。”
孙策昂首道:“我亲自领兵袭扰,必让他一粒粮食都运不到舒城。”
“不可啊,将军身为主将,如此小事,遣将即可,将军还须防合肥之敌来袭。”周瑜赶紧劝道。
孙策想想也是,自己还要守着历阳,防备留守合肥的关羽突然领兵来袭。
“那就让周幼平领五百骑兵屯于巢湖一带,幼平还可带上巢湖之贼,随时袭扰刘备粮队。”
周泰是九江人,跟聚在巢湖一带的贼众多少也有些关系,或许还能说服他们,一起去袭夺刘备的粮草。
孙策叫来周泰,吩咐之后,给了五百骑兵让其统领,又让他尽力劝服巢湖一带的贼众一起出击,所得粮草可以尽数分给他们。
周泰领命,带兵而去。
孙策和周瑜黄盖等人则是守在历阳,让兵士注意防守,又派出大批斥候,时刻注意着合肥方面和刘备的动向。
刘备率领大军进了舒城。
甘宁先行抵达,虽然遵听刘备之令没有滥杀百姓,但却纵兵抢劫了一些百姓。
刘备刚进城,便有不少百姓听说刘备仁义之名而来告状。
“刘将军,我们听说将军忠君仁义,待民如子,可是将军之士刚一进城,便劫了我们的粮食和钱财,这让我们如何能活啊将军,你要为我们做主啊”
几位老人跪在刘备面前哭诉。
刘备赶紧上前扶起,说道:“诸位乡老请起,备兴兵至此,本为救济百姓,非为祸害百姓而来。我军中士卒劫夺百姓财粮,非我所能忍,此事我必会给诸位一个交待”
几位老人一听,忙又跪下:“我们听说刘将军仁义,以前还不太信,今日一见,方知为真,将军只要令部下不再抢劫,我们便多谢将军大恩了”
刘备保证道:“你们放心,今后此事必不会再有发生,若有,你们尽可来向我告知。”
送走几位老人,刘备看向周平问道:“兴霸贼性不改,先生以为该如何处置”
“大哥,甘兴霸此前滥杀俘虏,已是犯律,这一次绝不可再轻饶了”张飞嚷道。
周平也陷入了为难之境,一时不知该如何处置为妥。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