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琦并不知道,这世上有些话终归就只是说说而已的。
比如陈逢开始时答应的守家。
这就是一个只是说说而已的承诺,实际上,刘琦前脚刚走,陈逢后脚就变了卦。
因为自此之后的几天里,他便频繁地邀请将领上门。
一副历史车轮即将滚滚向前的模样。
当然,陈逢可不是要造反。
而且小小的一个江夏,也远远不足以让他做这种风险性极大的工作。
更何况,他也没那个心情。
陈逢之所以要变卦,说起来倒是也简单。
因为仍在领取奖励赤壁之战全篇的他很清楚,刘琦此行必然是一无所获,说不定还会怒不可遏。
而且他还知道,当刘琦再度回到江夏之后,哪怕是诸夏五千年历史当中,都能算得上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战,就要开始了。
这时候要是不准备起来,到时恐怕连口热乎的都赶不上。
因此,虽然陈逢并不知道,接下来的历史会不会如同原来一样,但他还是要变卦。
并且开启了全郡备战的步伐。
当然了,在事情还没有开始之前,他当然不会将事实说出来了。
所以在对待将士们时,他的回答永远都只有备战周瑜这一个理由。
可陈逢虽然没说,有些嗅觉敏锐的人,却已经发现了不对劲。
潘濬便是其中之一。
“你这是要干什么”在静静看了几天以后,愈发感觉不对劲的他,终于忍不住找到了陈逢。
“只是做些准备罢了。”陈逢叹息着摇了摇头,一副不愿意多说的模样。
早在之前就有所准备的他,面对质疑的时候,当然是一点都不会慌了。
“准备”
潘濬猛然提高了嗓门:“你所说的准备,便是将那些刚刚分散开来的,不受控制的将领们,全部都召集在一起”
“咦”
陈逢惊讶地抬起了头,道:“你竟然连这种事都知道了”
他的这份惊讶,可绝不是装出来的。
因为早在赵云连战连捷,把江夏长江中段直至长沙郡的领土轻松收回以后,大部分归属于刘备的将领、士卒,甚至包括赵云本身,便全部都被他重新打散安置了。
按照后世的话来说就是,许多归属于刘备麾下军队,在打完了仗以后,就被他撤销了番号,并且重新进行了编制。
陈逢这么做,为的便是让这些骄兵悍将安生下来,省得不受控制的苗头彻底扩大。
同时,他也是在为赤壁之战做准备,但这显然不能明说。
然后,问题也就来了。
不论怎么看,也都不该知道这些将领去处的潘濬,到底是怎么知道他邀请的人,都是出现不受控制苗头的刘备集团的将领
按照道理来说,潘濬不该知道的。
尤其这件事从头到尾的经办人,都是陈逢,整件事的知情者,更是只有刘琦一人的情况下。
不过虽然陈逢完全没有遮掩的,便将自己的疑惑表露了出来。
但对于潘濬来说
“这都什么时候了这等小事还要计较吗”他显然不觉得这是关键,说话时都有些哆嗦了。
“要。”
陈逢平淡地点了点头:“若是连这等小事出了纰漏,我都还不知情,之后更是不进行询问,未来的我,一定会出更大的漏洞而那时所造成的错漏,百分百会极其的致命。”
“”
“江夏原本的将领,以及你所带来的援兵,虽然最终都被你打散重组了,但你却没有将他们混在一起”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双方之间的关系也算不上和睦,一方有所动作,另外一方自然也就很快知道了。”
不知道是不是潘濬觉得这番话有道理,还是他的内心已然冷静,最终他便将发现的原因说了出来。
“也就是说,你的消息是从江夏将领口中所知的”
陈逢很是理解的点了点头,嘀咕道:“若是他们的话倒也应该。”
毕竟,进军西陵的将士,虽然有刘备支援的将士,也有江夏原本的将士,但接下来攻克夏口邑、却月城、下雉的却是后者。
这么一来,江夏的将士大概率就会眼红刘备支援的将士们了。
这一点,陈逢之前没有想到,算是一件小小的错漏。
不过也就这么一次了。
他已经在心中暗暗发誓,此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漏,不然要是以后的军情也因此泄露了出去,那问题才是真的大了。
现在的话,倒是不算大事。
想通了这些后,陈逢便拿出了一封帛纸,认真地看了起来。
潘濬一呆。
随即,他便双目仿佛要喷火一般道:“我已说了获知消息的渠道,但你还没跟我说为何要动兵”
“我说过要和你交换吗”陈逢疑惑地抬起了头,满脸不解。
“你”
潘濬一向自负脾气不错,但就算是他,此时也有点生气了。
不过就在他要发飙之际,陈逢却又开口了,生生让他将怒火又咽了回去。
“算了,还是和你说了吧。”
陈逢站了起来,肃容道:“我只是觉得此次大公子前往襄阳,恐怕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说不得之后还会有兄弟相争的大幕拉开,因此缘故,自是要做几分准备了。”
当然,这只是表面。
不过陈逢肯定不会说起背后的原因,更不想让潘濬进行联想。
“你不会看不出来吧”
因此在说完了以后,他还很是惊疑不定地打量起了潘濬,仿佛头一次认识对方,嘲讽意味十足。
“你待如何出兵竟陵”
“可你知不知道,一旦你在此时出兵竟陵,周瑜就有可能发兵来袭。一旦到了那时,局势可就大为不妙了。”
不过潘濬意外的没有被刺激到,反而是相当冷静的分析了一波。
“这一点,我自然也想到了。”
“但我也没办法,因为我若是现在动了,局势还能控制在范围之内最起码,我能让江夏的将士们都留在西陵、却月城等地防守周瑜。”
“若我不这么做”
“总不能等着大公子回来之后仓促发兵时,我再去准备吧”
“一旦到了那般形势,你该知道后果是什么。”
陈逢皱了皱眉,仿佛仔细琢磨了一阵后,摇了摇头。
“”
潘濬仿佛也想到了这一问题,眉头不由深深地皱了起来。
一时间,牙府陷入了寂静。
直至半晌过后。
潘濬方才咬牙开口道:“可你有没有想过,一旦刘备发兵襄阳,会是个什么结果”
这一点,他显然早就已经想到了,只不过之前的时候不太好说透。
到了现在,潘濬却是不能再继续遮掩了。
因为他觉得,自己要是再不说的话,陈逢可能就要背上一个背主之贼的名头了。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更为关键的是,他觉得陈逢眼下不应该轻动,等到时机来临,再去行动的话,或许结果会好上很多。
毕竟,他本身也对刘表父子没什么感情,也觉得他们都不是好老板。
所以他的这番话,与其说是在制止陈逢,不如说是在劝说,侧面劝说。
“那就只能让大公子去决断了。”陈逢微微一笑,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模样。
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值得注意的事。
一来,刘备好不容易积累的人望,让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号令将士战场哗变这等事。
而且,哗变对象还是对他有恩的刘表之子刘琦。
因为刘备这么做了以后,他前时积累的所有人望、人脉包括一切的一切,都将会彻底崩塌。
二来,没有法正这样急功近利的人在身边,他还不至于急躁就算是变了,也一定会再三犹豫。
就像是历史上法正劝刘备取益州一样,再三犹豫过后,他虽然还是取了,但却错失了良机,更是因此耗费了整整五年。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刘备压根就不是一个枭雄不管是不是太过珍惜名声,最起码他一辈子都是这样的人。
临死之前,他甚至还说出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名言警句。
结合这句话来看,那时的刘备大概有些后悔趁势取了益州,从而导致一系列的恶果或许。
所以就算是刘备被某些人劝动了,他也一定会犹豫犹豫再犹豫这般犹豫过后,陈逢的脑门上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背主之贼了。
毕竟,他又不会只看着刘备犹豫的,真到了那一步,他再怎么也会做出反应。
最起码,也会洗白自己。
当然,以上都是在不知道历史的情况下,猜测出来的最坏结果。
最关键的一点,也就是第三点
按照历史推算,曹操马上就要南下了,到那个时候,刘琦真的还会在意这支军队的归属吗
那般情况一出现,刘琦不举着欢迎的大旗过去找刘备,就已经很对得起自己诸侯的脸面了好吗
因为荆州除了刘备之外,大部分人都是有恐曹症的。
刘琦,也是一样。
潘濬听到陈逢的回答,愣了好一会儿之后,方才愕然道。
“所以,你是已经决定了吗”
这句话,表面是在问陈逢是不是已经决定要帮着刘琦淦刘琮了。
实际上他却是在问,陈逢是不是已经决定了要借此机会帮刘备起势。
但他却没想到,陈逢居然给了他一个极为奇怪的回答。
“决定我”
陈逢一脸古怪道:“当然是将一切都交给大公子决断了,你想什么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