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大唐里正 > 210、经年未见泪湿襟,不料风云已再起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210、经年未见泪湿襟,不料风云已再起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长安,安郡王府。

    家仆们爬上了木梯,摘下了郡王府的门匾。取下了挂了三个月的白色灯笼。

    郑有娥带着赵琳儿从府内出来,看见赵金玉换了紫色朝服,正站在门外,背着手静静地看着家仆们新换上了“安国公府”的匾额。

    “兄长。”十一岁的赵琳儿已有了高挑之姿,举手投足间再也没了四年前刚到安郡王府时那般活泼,取而代之的隐隐有了些端庄。

    “琳儿,夫人。”赵金玉朝二人点了点头。郑有娥叹了声气,道:“再过十日便是中和节,咱们带琳儿去香积寺还愿吧。“

    “娘子自去吧,我还有公文要写。”赵金玉牵着琳儿的手,抬步入府,郑氏跟在身后,不悦道:“玉郎,孝期已过,你答应过我,要纳一房妾室延续香火,如今怎地又反悔了莫不是敷衍我”

    赵金玉停了下来,“娘子身体康健,未有身孕不一定非得纳妾。阿爷方才辞世,我在灵前赌过誓,三年之内不纳妾。还请娘子莫要再提此事,如今我承荫供事御史台,今年又逢官吏大考,台省之中诸事繁杂,怕是照拂不到娘子的心情。”

    郑氏被赵金玉怼得满脸通红,面露沮丧。琳儿见状连忙道:“兄长,那你中和节休沐吗”

    “休沐一日。”

    “琳儿想,兄长这两年日夜在书房苦读,从未出过长安城。此时你已是安国公,又是宪台中丞,往后除非兄长辞官,便一辈子辛苦劳碌。阿爷西游,兄长也难得有了这些时日歇息。可三月守孝,兄长也日日在灵堂跪守,眼见消瘦不少,便是琳儿也心疼。不如趁中和节休沐,琳儿带兄长去礼佛蹬塔,去见见阳光,见见人兄长,琳儿也三月未出过府了”

    赵琳儿一边说,一边拉着赵金玉的胳膊,轻轻地摇。

    “琳儿”赵金玉看着琳儿撒娇的模样,便犹豫了一番,郑氏见他有了动摇,急忙道:“是啊是啊,听说中和节香积寺外还有诗会。我家阿兄阿嫂也去,不如我们去凑凑热闹”

    赵金玉笑着哼了一声,拉起郑氏的手,道:“娘子是嫌府中憋闷了吧,当初你嫁与我时,便知我是乡野来的穷小子,没见过世面,还是个闷葫芦。这几年可是苦了你了,你一个长安才女,想来也喜欢凑这风雅集会。也罢,便就去吧”

    郑氏闻言惊喜,面上不由笑起,露出两个酒窝。却听门外一声马嘶,一人隔着府门高声问道:“去哪啊不如算我一个啊”

    赵金玉听这声音竟是如此耳熟,心里顿时一跳,刚一转头,却见门外一个身高约莫六尺,身穿粉色袍子,头戴软脚幞头的人。再细看那脸,一双柳眉凤目,嵌在肤色黝黑、菱角分明的笑脸上。

    居然真是赵正赵元良。

    身边的琳儿张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她抓着赵金玉衣袖的手,一时不能自已,颤抖了起来,眼神里充满了惊喜,脚下已不自觉地迈步,飞也似地奔向门外。

    “元良哥哥”那声喊,嗓音尖锐,已是破声。

    赵正记忆中,赵琳儿还是那个哭哭啼啼的小丫头,可这几年没见,已有了些亭亭玉立的感觉。心中掐指一算,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怎地突然之间便长大了那许多想伸手去抱,却忽然发现似乎再抱已是不合适。

    可赵琳儿眨眼间便到眼前,顾不得这几年在王府受到的礼仪规矩教养,撒开腿就扑在了赵正的怀里。

    赵正被她拥了个满怀,再一低头,这女子居然已经挂在了身上,于是连忙伸手,托住了她的腿。

    “下下下来,这大街上,不好看”

    赵琳儿哪里肯放,眼泪如决堤一般,哗哗直流,看得对面学堂里刚刚散学的童子们目瞪口呆。

    “乖,别哭。”赵正使劲把她拉扯下来,端着赵琳儿的脸,说:“兄长这不是来了么”

    “元良哥哥,你骗了我四年说好了你跟着我们就来,可我与兄长竟是等了你四年”赵琳儿顾不上抹泪,一双拳头往赵正胸前猛锤。赵正便就站着,让她打得开心。

    “嫂嫂”赵金玉站在面前,笑吟吟地,与达念两人互相行了礼,“怎地就来了阿念嫂嫂”

    “大阿姐和二阿姐在平凉照拂瑞儿与玲珑,元郎说长途跋涉,二位阿姐太过劳累。”达念也欣喜,看向了郑氏。赵金玉介绍道:“这是内子。有娥,见过嫂嫂,还有元良兄长。”

    原本赵正一行腊月就要到长安,可谁知与凉王殿下路过洮州时,恰逢匪患,怕路上横生意外,便驻留了一月。赵正手痒,在凉王的授意下带着洮州府军顺手灭了两股势力,平定了吐蕃与洮州之间的山地匪巢。这才重新动身上路,昨日才到得长安。

    郑有娥早便听说赵金玉的家事,知道赵正的身份。又见达念粉鬓黛额,长相不似汉人,便知道她是赵正的三夫人,是赵侯在吐谷浑的救命恩人,于是盈盈施礼,矮身道:“弟媳见过阿念嫂嫂,见过元良兄长。”

    “你们就别寒暄了。”赵正拉着琳儿的手,“外面人多,进屋说话”

    赵金玉笑笑,便引着赵正和达念进了院子。赵正先去拜了安郡王的灵牌,他点了三炷香,看到灵堂内空荡荡的,只留了那一排毫无生气的木牌,心中便想起了安郡王的容貌,仿佛便就在眼前。想起在河西第一回见到这个耄耋老人时,便被他狠狠摆了一道,想起刚兴建团练营时,又被这老头子狠狠摆了一道,导致平凉被他牢牢掌握,让赵正不得轻举妄动,投鼠忌器。

    此时,这老人已去三月,赵正心中本该松口气才是。可不知怎地,这口气刚落肚,又提了起来。

    凉王说,有安郡王在,朝中便无掣肘。若是没了安郡王,就算林仲辞了首相之职,河陇亦不得安生。太子一党如今式微,逐渐蛰伏。但以凉王对太子的了解,他是不甘心被河陇压这一头的。日后如何使坏尚不能知晓,可凉王觉得,没了安郡王与林仲,太子可能更加偏激。

    此话怎么说起赵正还需看朝堂形势判断,但他知道,正是因为安郡王,他才能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和方向。河陇的今天,安郡王功不可没。

    于是收敛侥幸的心思,赵正捧着香,真心实意地扣了三个响头。

    “你老人家一路走好,也多谢你照顾平凉子侄这数年。如今金玉已贵为国公,琳儿亦是县主,身份显贵已不是常人可比,便就算元良,正式场合都要向他们行礼。他们有今日,元良高兴。”

    赵金玉虚扶着赵正起身,插好香火,两人相视,莞尔一笑。

    “后日朝会,圣人定有圣意。元良你可知此次,圣人有何重任交予你”赵金玉卖了一手好关子,问。

    赵正摇头,“路上风言风语甚多。有说让我替凉王领河陇节度使的,有说留用长安,领南衙十六卫的。还有说圣人嫌大兴宫夏日太过燥热,想要兴修兴庆宫,让我领衔筹建这前两个还有迹可循,可这让我修兴庆宫,又是怎么个章程”

    赵金玉叹了口气,与赵正出了祠堂,道:“圣人的心思,我亦不懂。不过还真让元良说对了,我岳丈郑相亲口与我说,圣人打算让元良留在长安,修兴庆宫。”

    赵正气乐了,“这是从何说起修兴庆宫是工部的事,我一个武将,修得哪门子宫殿工部那一票尚书、侍郎呢死绝了”

    “并不让你动手,只是让你主持。”赵金玉道:“要怪,就怪你当初留下了筑城图。”

    “可那是平凉的筑城图,与大内怎能相提并论”

    “这不过只是个借口,圣人不在意你是要修平凉还是什么宫城。他要的是个由头。”

    “怎么讲”赵正一时迷了,这操作怎么看怎么也像是在打压他。赵金玉端着手,“啧”了一声,“这是皇后的意思。林相上元节便已知会了我,要弹劾你在安西六大罪状。御史台首当其冲,后日朝会我亦会上表弹劾。元良,你做好准备。”

    “六大罪状”赵正顿时惊了,竟不知自己在安西如此罪大恶极。他看着赵金玉,想从他脸上弄明白是怎么个情况。赵金玉却摇了摇头,道:“此事说来话长,元良你也千万莫要怪我。等你入了朝堂,便能渐知其中分晓。阿爷临走前也嘱咐与我,大局为重。你我不能意气用事。眼下莫看朝堂中郑相一人把持,但其实暗地里风起云涌,不好相与。元良,属于你我的大战才刚刚开始。”

    赵正信任赵金玉,便如同他信任赵吉利赵大柱。只是这经年未见,面前的赵金玉似乎已是换了一个人般,比之在平凉时的单纯,眉眼间隐隐已有了一丝稳重,还有一些阴鸷。

    如同看见了年轻时的安郡王赵末。

    大概也是因为莫须有的六大罪状,朝廷才迟迟没有给赵正下授实职。内里的黑幕赵正如今看不明白,赵金玉也并未明说。但赵正知道,这大概又是安郡王留下的遗策。他出手,走的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套路,让人防不胜防。

    算算日子,安郡王病逝之时,恰好便是赵正回到凉州不到半月。

    当真有这个可能。

    赵正摇了摇头,方才在灵堂内才升起的好感,顿时烟消云散。

    “走,朝堂事,朝堂议。此时做兄弟的,该是为兄长接风洗尘。无论怎么说,元良到了长安,便是金玉的贵客。喝酒去”赵金玉收起了脸上的神色,拉着赵正去往了后院。

    达念是女眷,入不得祠堂。于是便在郑氏的招待下,在内院等候。赵琳儿去喊平凉子侄,他们如今都在国子监里日夜攻读,女娘们则有专门的别院伺候,已是开始学宫中礼仪,琴棋书画、女红刺绣。安郡王以宗室子侄待之,对他们寄予厚望。

    赵金玉陪着赵正才喝了几碗酒,便见一群少年男女,乌鸦一般叽叽喳喳聒噪地涌了进来。当先一个少年郎,面如冠玉,美目清秀,见着赵正匆忙施礼,便扑了上来。

    “元良兄长”

    赵正仔细打量,便想起从前带着平凉乡亲下河捞鱼之时,有这么一个羸弱的身影,流着鼻涕,穿着草鞋,与伙伴们合力抬着一筐鱼,奋力地往堤坝上爬的情景。

    “怂娃”

    那少年便连连点头,“兄长记得我”

    “那当然”赵正摸着他的头,比划了一下,“你儿时矮小,不料来了长安,竟是长得如此高了若不是相貌未变多少,我是真认不出了”

    赵金玉哈哈大笑,“他如今改名叫赵端了。阿爷还赐了他字,叫平昱。还有东旺,如今叫赵吉赵平枢,狗蛋,赵樊赵平旷。都是平字辈。”

    “甚好甚好”赵正欣喜,转头问:“那你呢平什么”

    “取了元良的一个字,赵平良。”赵金玉道:“阿爷念我们平凉出生,到底还是给我们留了这怀念故土的名字。还愣着干甚,行礼啊”

    众少年便收敛笑容,齐齐朝二人行礼,“见过元良兄长,见过平良兄长”

    “阿念”赵正呶了呶嘴,达念便会意,从包袱内取了几串铜钱,每人一串,当做是喜钱。众人开开心心地收了,又向达念与郑氏行礼。

    “多谢嫂嫂。”

    怂娃道:“阿念嫂嫂给了喜钱,有娥嫂嫂不也得给一些么我们在国子监,日日清苦,连上街买个糖葫芦都要掂量掂量”

    赵金玉气笑了:“多大人了,怎还惦记着糖葫芦你们每月有一贯钱的贴补,何来买个两文钱的糖葫芦还要掂量之说元良有喜钱给你们,我却没有。莫难为你们嫂嫂。”

    “贴补是贴补,喜钱是喜钱,兄长莫要混为一谈”琳儿据理力争,似是为了这几十个钱争取到底。

    郑氏便笑,“玉郎自是两袖清风,但家中余钱还是有一些的。今日玉郎兄弟姊妹团聚,实乃喜庆之事,发赏一些又如何翠竹”

    “在,夫人。”

    “去库房里领些铜钱,每人发赏二十个。”

    “是”

    “等等,回来”郑氏道:“记得用红绳穿了”

    “是,夫人”

    赵正看了一眼达念,达念脸上笑着,点了点头。

    她每一串喜钱是二十五个,不料这郑氏出身名门,却心思细腻,亲和良善。在赵正与达念面前,甘愿做小,每人只派二十钱。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大唐里正》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大唐里正》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大唐里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大唐里正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