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全民主公:只有我能看到隐藏信息 > 第201章 最终之战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201章 最终之战

 热门推荐: 盗墓笔记 吞噬星空 星战风暴 机动风暴 修真四万年 同时穿越了99个世界 异常生物见闻录 希灵帝国 助鬼为乐系统 两界搬运工 末世武器库 电影世界大盗
    邓祈侯就是其中之一。

    除了他之外,还有荣夷公、密康公等等十二个侯国、公国。

    都是林赋第二次来万国世界卖情报的国度。

    当时林赋卖了二十份情报,其中十二个决定放手一搏。

    至于剩下的八个国度,最终还是选择了稳妥发展的路线。

    这件事毕竟太过冒险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孤注一掷的。

    一旦他们的目的被鲁庄公发现,必死无疑。

    不过他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只要能够成功吞并王国气运,他们就可以立刻投奔大隋,寻求隋文帝杨坚的庇佑。

    大隋是王朝品阶,而鲁国正是大隋的附属国之一。

    邓祈侯等人知道,只要他们能够夺得王国气运,必然能够得到杨坚的庇佑。

    因为杨坚不可能任由鲁国随意吞并拥有王国品阶国运的附属国。

    如今的万国世界利益纠葛实在是太复杂了。

    而管辂正是要利用这乱作一团麻的利益纠葛,给林赋的降临铺好路。

    三国世界。

    夏去秋来。

    距离秋收的时间越来越近了。

    可是蜀中之民,最近却有些心中不安。

    天气实在是太异常了。

    往年到这个时候,自然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可是今年不一样,蜀中和汉中已经有很久没有下雨了。

    如果只是不下雨,倒也没什么。

    关键是这都已经立秋了,太阳依旧毒辣如同三伏天。

    刚开始自然是没人注意,可是慢慢的,人们也注意到了今年天气的异常。

    整个益州如同一个巨大的蒸笼似的。

    路边的田地里更是时不时的能够看到蝗虫。

    起初蝗虫不算多,零零散散的。

    可仅仅几天的时间而已,蝗虫的数量反着倍的增长。

    到现在,田地里已经到处可见蝗虫。

    一只只疯狂的啃食着谷物,让人心里发麻。

    蝗灾即将爆发

    恐惧笼罩在所有人的心头。

    眼看就要秋收了,竟然在这个时候发生蝗灾

    少数人一咬牙,索性开始提前收割。

    但更多的人却是不愿意如此。

    如今的谷物顶多只有两成熟,水分太多。

    一旦提前收割,损失实在是太大了。

    原本十斤的谷物,现在只剩下两斤,本来的丰年,瞬间变成荒年。

    任谁也不愿意承受这么大的损失。

    他们想要等一等。

    如今蝗虫虽然多,但还没有爆发。

    能多拖一天算一天。

    可事实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三天后,短短的三天而已。

    蝗灾竟然爆发了

    铺天盖地的蝗虫黑压压的一片,遮天蔽日

    这场蝗灾实在是太恐怖了,简直闻所未闻。

    等蝗虫过境,只留下了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巨大的饥荒爆发了。

    曹操和张绣都慌了。

    这一切发生的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连给他们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从蝗灾有可能出现的消息呈报上来,到蝗灾爆发,只不过短短的十天而已

    十天的时间,就算是反应再快,政令连传达的时间都不够。

    整个益州,已经彻底乱了。

    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林赋动兵了。

    江东水军从水路而来,豫州、徐州大军从陆路而来攻荆州。

    荆州两面受敌,只能退守要塞坚城,固守不出等待蜀中的支援。

    曹操这边遭到攻打,张绣当然也少不了。

    兖州和司隶大军兵分两路攻关中。

    而冀州、青州、并州大军分三路攻西凉。

    这场蝗灾当然是出自林赋的手笔。

    如若不然,怎么可能爆发的如此之快,范围如此之广,灾害如此严重。

    原本曹操和张绣都已经下令调集没有受到蝗灾波及的荆州、关中和西凉的粮食来赈灾。

    不求让蜀中百姓吃饱,只求先稳定住民心。

    可是林赋这么一出兵,他们顿时左右为难起来。

    现在这个情况,谁也不知道战争会持续多久。

    一旦征集粮草来蜀中,等前线需要粮草,又该从哪里征掉。

    而更加杀人诛心的是,林赋安排好的探子这时候出动了。

    一夜之间,曹操的成都城布告。

    榜文很简单,只有三点。

    第一:朕是正义之师。

    第二:曹操和张绣都是乱臣贼子。

    第三:逃出蜀中归降朝廷的,朕管吃管住

    对于百姓来说,前两点根本不重要。

    他么才不管谁是正义的一方。

    到底是林赋篡夺大汉,还是曹操张绣分裂天下,对他们来说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第三条。

    管吃管住。

    这个时候,谁能够让他们活下去,谁就是正义的一方

    五天后,第一批灾民选择了铤而走险。

    他们要离开蜀地,归降林赋。

    他们已经等了五天,依旧不见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如果再等下去的话,他们连逃离蜀地的力气都没有了。

    灾民们的行动,自然逃不过曹操和张绣的眼睛。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选择开仓放粮。

    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们就只能杀人才能止住这个趋势了。

    屠刀抬起来容易,想要放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到时候,就算是他们成功渡过了这次的危机,民心短时间内也难以挽回了。

    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

    那就是开仓放粮,先稳定住民心。

    然后趁这个时候,正面击溃林赋。

    曹操也是果决之人,当即派程昱前往汉中联络张绣和诸葛亮。

    他愿意尽起成都之兵,再加上荆州之兵,一同攻进犯汉中之敌,先解汉中之危。

    从这也能看出曹操的高明之处。

    他没有要求先解荆州之危,而是主动提出解汉中之危。

    如此一来,荆州多半要落入林赋之手了。

    但即便如此,曹操也没有任何的犹豫。

    因为他对局势看得很清楚。

    他知道,他们两方必须竭诚合作,才有一线机会。

    否则的话,非但荆州有失,蜀網

    与其如此,不如舍弃荆州,先解关中之危。

    等关中平定,再以关中之粮来救济蜀中百姓。

    虽然艰难,但也能勉强撑过去。

    “军师以为如何”

    面对张绣的询问,诸葛亮沉默了良久。

    但他终究是在张绣希冀的目光中点了点头。

    诸葛亮到底不是贾诩那个无情的献策机器,那个只考虑得失的毒士。

    他虽然知道天意难违,但终究不忍辜负张绣三顾茅庐之情。

    当年三分天下之策犹在耳边,如何能够开口劝说张绣投降,做一个富贵侯爷。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快穿之攻略日常 铸命升途 踏天狂神 末世重生之炮灰逆袭 全球大逃亡:灾难始终慢我一步 末世之重生御女 我是悟空大师兄 镜中世界管理员 副本0容错,满地遗言替我错完了 人类清除系统 驱灵师 疯狂游轮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全民主公:只有我能看到隐藏信息》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全民主公:只有我能看到隐藏信息》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全民主公:只有我能看到隐藏信息》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科幻灵异,五六中文提供全民主公:只有我能看到隐藏信息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