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中文网
  • 首页
  • 玄幻奇幻
  • 武侠修真
  • 都市言情
  • 历史军事
  • 网游竞技
  • 科幻灵异
  • 其他小说
  • 排行榜
  • 书架
五六中文网 >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 第671章 三面夹击之势
加入书架错误/举报

第671章 三面夹击之势

 热门推荐: 宠妃的演技大赏 带着仓库到大明 汉乡 唐砖 大魏宫廷 大宋的智慧 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抗日之浩然正气 逍遥小书生 绝对荣誉 抗日之特战兵王
    其余将军,虽然不明白耶律齐对目前战略的做法,突然改变,但是!他们只好照做。

    蒙古国的这些个将军,大多都是脑子起泡之人,他们只想着靠着蛮力,将敌军击败,可殊不知,他们的蛮力,其实是他们最大的弱点。

    到了后半夜之时,耶律齐的十几万大军,尽数拔营而起。

    即便后续江肇,侦查到了蒙古军的动静,他也无能为力,没办法,这个耶律齐,确实是有着几分军事统帅能力的,他对于自己后军的防患,十分的警惕。

    故而,到得后来,江肇想要对蒙古军的屁股进行打击,却发现这根本是无懈可击的,不过!耶律齐的兵马,想要就这样轻松逃跑撤回,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在耶律齐没有认怂之前,蒙古与大唐之间的战争,唐军对蒙古的进攻,是断然不会停止的。

    另外一侧,李靖的军团,这个时候,也终于是与江肇兵团会合,颇为可惜的是,蒙古大将劳典逃走了,这个家伙,本事不大,可逃跑的本事,却是大的很,就是不与李靖的兵团交战,在半路的时候,劳典自然是遇到了耶律齐派给他的传令兵。

    劳典可是没想到,这些唐军竟然这样厉害,便是连蒙古第一大将,都被吓跑了。

    这还得了?

    他也差点被李靖与江肇的军团包了饺子,但幸运的是,他逃了出来,要不然,这二十多万的唐军,一旦包夹上来,他可就真完蛋了。

    这会,江肇与李靖的军团会合,一时间!二十万大军,朝着蒙古王廷奔去。

    而在此在此期间,李羡之麾下血狼军、战象兵,两大特战兵团,纷纷朝着蒙古王廷所在的位置前进。

    然而,这会耶律齐派出去的骑兵探报,赫然是停了下来。

    “这……这是大唐将军卫青的军队?”

    "完了,咱们要彻底完蛋了,卫青的军队,将咱们北退的路,全给堵死了。"

    这个时候的探报,异常的惊讶,甚至是无比的害怕。

    因为他们知道,再这样下去,他们可全部都要栽在此处了。

    咻~

    可正在他们惊讶之时,半空之中,一支汹涌犀利的利箭,便是射了过来。

    撕拉~

    站立在最前方的士兵,根本来不及做更多的反应,瞬间就被这制箭矢,从胸口的位置上,射穿了过去。

    这一幕,可是将身边的其他几个探子士兵,给吓坏了。

    “退,快退!”其余几个蒙古士兵,赫然是被吓坏了,继续待在这儿,他们估计得全部交待。

    拉弓之人,正是卫青。

    如今的卫青,文治武功,已经达到了顶峰。

    那可真是受到了李羡之的真传啊!

    “卫青将军,此乃是耶律齐派遣出来的探报,咱们这是要与蒙古军的主力撞上了。”副将顾白立即说道。

    然而,卫青兵团后边一众将军,这个时候,赫然是跃跃欲试的。

    他们已经等不及,要与蒙古的主力兵团一战高下了。

    按照原来的计划,他们是要追随卫青,率领大军直接前往蒙古王廷的,可直到后来,卫青想到,如果这个时候,去了蒙古王廷,那蒙古王廷里边,还有十万大军,想要尽快的将这十万有准备的蒙古士兵击败,恐怕就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是会在王廷浪费许多时间,想到这让,卫青立马就将自己的战略部署给调整了过来。

    他便是率领本部大军,直接南下,去包夹耶律齐的军队。

    江肇往东,李靖往西,他所率领的军队往南,三面夹击之势,三十多万精锐大军,此便是耶律齐有着超高的军事能力,也断然是难以从他们的包围之中突围出去的。

    而只要将耶律齐的军团覆灭掉之后,那么!整个蒙古国,将会面临再也难以翻身的下场,甚至!大唐与蒙古的战争,也会因为耶律齐的战败、投降,对大唐俯首称臣。

    想到这让,卫青军团在草原上的目标,瞬间是明确了起来。

    这个时候的耶律齐,还想着返回到边疆去。

    只要将蒙古国的边疆之地,死死的守住,大唐的军队,必然就没了办法。

    至于卫青兵团,他也十分担心卫青这个家伙,毕竟!只有这个家伙,让目前的蒙古军对,损失最大,但又想到,他们的西部边境,有着萧虎这员大将在,一时间!让就觉得,西边的防御,必然是无懈可击的。

    毕竟,萧虎那可是能与萧龙上将军齐名的,此在北方,与北方冰雪帝国战斗的时候,可是十场战争之中,打赢了七场,让得最北方的冰雪帝国,大军不敢南下。

    是的,这个世界非常之大,除了一个横跨东西方的大夏帝国以外,在极北之地,还有着一个北国,这个北国地盘十分之大,比如今大唐所占领的疆域,还要大上两倍,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北方大霸主啊!

    但是,与大唐帝国最大的诧异,还是在人口、环境、经济之上,北国的人口,大约三千万左右,人口比较分散,环境也是十分恶劣,入冬比较早,且到了冬天的时候,地方的温度,可是能零下几十度的,便是他们本地的人,都能被这该死的冰雪天气,给活活的冻死。

    制度方面,就更不用说了,即便不是李羡之占领东方,便是以前的大宁帝国,国家制度,都要优于北国,北国现在还是奴隶社会,并且!地方的诸侯,可是不少,还有许多农庄主,都能与皇帝叫嚣,总而言之就是,这个巨大的帝国,在北方就是一头巨大的熊,可在东方这头巨龙面前,北方的熊,恐怕还是要差上一些。

    当然,李羡之还是爱好和平的,希望北国这些个大国家,能与之后的大唐帝国和谐相处,否则!对于北国这些所谓巨大的国家,他将会毫不吝啬的出兵。

    “报!”此刻,耶律齐率领的十几万大军,正急行军的往王廷的位置而去,见到火急火燎奔来的骑兵,这瞬间让耶律齐内心生起一股不好的预感,他现在最不想看到的,就是这些传令兵,火急火燎,一脸着急的模样。

    “全军停下。”耶律齐摆了摆手。

    吹号兵立马是吹响了号令,身后的蒙古士兵,赫然是停了下来。

    “如何回事?这般匆忙?”耶律齐的眉头紧锁了起来。

    骑兵喉咙里边吞咽着口水,着急说道:“大元帅,不好了,出大事了。”

    “卫……卫青的军队,将咱们的后路给堵死了。”

    什么?

    “怎么会这样?”萧龙率先惊呼出声,“他们来了多少人?”

    骑兵继续说道:“应……应该有十几万人,卫青所部的主力,估计都在这儿。”

    “完了,萧虎将军恐怕也战败了。”萧龙额头上冷汗直冒,“咱……咱们被包围了。”

    萧龙与耶律齐面面相觑。

    这两员蒙古帝国的上将,这个时候,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好啊,这个卫青来的正是时候,他竟然敢将咱们的后路给拦去,那咱们还客气什么?直接率领大军,与这卫青决战。”耶律无敌振声说道。

    耶律无敌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虽说耶律无敌屡次战败给卫青,也被卫青打出了些许的心理阴影,可耶律无敌的心里边,就是不服气,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那就是觉得,先前的卫青,无非是靠着守城加偷袭的先机,故而才会让他战败的,可现在,他们也拥有十几万大军,故而!耶律无敌还是想着要一雪前耻的。

    不过,这个耶律无敌好像是忘记了,他们为何会北退。

    他们现在可刚在唐将江肇的手里吃了大亏啊!

    “耶律无敌将军,莫要在鲁莽了,前几日与江肇一战,你还没吃到苦头吗?”

    “这卫青的军队,可是连败于你,先前,可是损失了十几万大军,如今!更是在西域这个地方,连番客敌,取得胜仗,如今!卫青与其麾下一众将军,乃是战斗力最为强盛的时候,我军现在与其战斗,势必要吃大亏的,耶律无敌将军,觉得我军对卫青军团作战的胜率,又有几乎何?”萧龙连连质问。

    说实话,耶律无敌跟随过萧龙,南征北战的,可每一次,都在萧龙的强大军事能力的指挥之下,都能将战争取胜,可今日,遇到了唐军,为何会变成这样,并且!连向来无比轻狂的耶律齐,这个时候对这唐军,都有些所谓的畏惧。

    “萧龙上将军,本将虽然在唐军的实力,吃过几次大亏,不过!末将心中的战意,并未因为这几次战败,而被唐军击溃,倒是萧龙上将军,还没有与唐军有过几次交手呢!就对唐军如此害怕,还将唐军吹得神乎其神。”

    “末将其实就很不明白,萧龙将军到底是真的害怕唐军,还是想要投降唐国啊!”

    耶律无敌的话,顿时是让周围一干悍将,都无比的赞同,他们都觉得,向来都积极作战的萧龙,如今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这就不由的让人怀疑起萧龙对蒙古帝国的中兴。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娘娘颇得圣眷 我与夫君天生一对 清穿之四爷后院升职记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糙汉与娇娇 [综武侠]人在江湖也要读大四 市井之妇 假公主重生后成了真贵妃 [原神]从NPC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被凌虐侮辱一年后,国公府悔疯了 夜兔也不能追我们老师啊!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声明:本站是非营利性小说站点,《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的所有小说章节均来自于互联网,因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如果您是《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版权所有人,需要删除,请提供版权信息,我们会在收到您信息的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右上方)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历史军事,五六中文提供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Copyright © 2018 五六中文网 www.56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